本刊特点: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官网发布,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半年刊 级别:核心期刊
中国国内刊号:无CN刊号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726-9245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官网邮箱:crcl.editor@cuhk.edu.hk
官方网站:https://www.ics.cuhk.edu.hk/zh/publication/psu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中國語文通訊》稿例
【杂志社官方网站信息】
稿約
來稿正文不列作者姓名、工作單位等個人資料,請用另外一頁提供以下資料:
• 論文題目
• 作者姓名
• 所屬單位、職稱
• 通訊地址、電話、傳真號碼及電郵地址
來稿請附電子Word檔及PDF檔,稿件請以電子郵件附件形式寄:
crcl.editor@cuhk.edu.hk
本刊不接受任何已出版的稿件,請勿一稿兩投。
來稿一經接納,版權即屬本刊所有。未經本刊書面同意,不得在他處發表或另行出版。
版面格式
來稿請用A4 版面,全文單行距,包括正文、例子、腳註及參考文獻。版面四邊需留有1.25吋邊界,全文不多於20頁。
論文格式
論文提要
作者需提交不多於200字的中文提要和不多於250詞的英文提要。另需提供中文及英文關鍵詞各不多於五個。
正文體例
請用大五碼繁體字,字型請用新細明體。粵語字請用“香港增補字符集"(HKSCS),不自造粵語字和方言字。音標請用Unicode 字型(如Lucida Sans Unicode, Arial Unicode MS),正文請用12號字,中文標點符號、括號用全形字體,請使用這一款引號“ ”而不是「」。
請勿使用非Unicode字型的符號或自行調校字距、字號模擬特殊符號,因為這些設定會在排版過程中消失。請附上符號說明,清楚描述符號的外型,並附上參考圖片。
請勿設定頁首及頁尾。
所有稿件都以雙匿名形式送審,因此請勿在稿件內以任何方式顯示作者的身份。“鳴謝”部分可於評審後補上。引用作者本人的著作時避免使用自我自稱詞語,例如“我、我們、作者、拙著”等。
正文章節標題一律頂左獨佔一行,開新標題請隔一行。用阿拉伯數字(從1起,並非0)表明次序及級別,如1.,1.1.,1.2.,2.,2.1.,2.2.。
正文中非漢語姓氏及地名一律採用外文原名,例如:Kayne(1994)。已有固定譯名者譯名與原名在第一次出現時同時列出,例如:索緒爾(Saussure),再出現時可用譯名。
語種名稱,除有通用譯法外,首次出現時一律採用譯名加原文,例如:斯瓦希里語(Swahili)。
外文術語,除有通用譯法外,首次出現時一律採用譯名加原文,例如:有定(definite)。
作為討論對象的例句或語段一般與行文分開。例句以單行列出,譯文列於全形括號內置於原文後方,並統一用阿拉伯數字(置於半形括號內)編號。全文例句請統一順序排列,請勿在每個標題開始重新編號。如下文:
(1) What did John eat?(約翰吃了甚麼?)
(2) 張三食咗乜嘢?(張三吃了甚麼?)
引文與上下正文各隔開一行,且整段引文向右空兩個空格。
凡圖表必須編號。
注釋
正文採用腳註(footnote),用上標“1 2 3”標出,置於標點符號後。
腳註內,例子統一用小寫羅馬數字編號,置於圓括號內,例如(i)。
附錄
如有附錄,請置於正文之後。
鳴謝
鳴謝項請另起一個段落,置於正文或附錄之後,參考文獻之前。
參考文獻
行文中文獻引用一律採用下列格式:
中文姓名(出版年份)或中文姓名(出版年份: 頁碼)。例如:“呂叔湘、饒長溶(1981)”、“朱德熙(1982: 15)”、“高華年(1980: 1-3)”、“張伯江(1995: 2, 5-7)”、“辭海編輯委員會編(1979: 50)”、“許慎撰,徐鉉校定(2005: 55)”。
外文姓(出版年份)或外文姓(出版年份: 頁碼),例如:“Aoun & Li(2003)”、“Chomsky(1970: 217, 1995: 86-90)”、“Kayne(1994: 18-20)”。
文末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與正文引用需要一致。論文正文中所引用之所有文獻,均需列於參考文獻中;而論文正文中未引用之文獻,則不可列於參考文獻中。
中文參考文獻及外文參考文獻統一按作者姓氏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同一作者的不同著作按年份由早至近排列。
每條文獻必須頂格寫,一行寫不完時空兩個格換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