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可官网投稿)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双月刊),杂志于2011年创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征集消化与影像领域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及进展的述评、讲座(视频)、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短篇论著、经验交流、临床护理、病例报告、疑难病例分析、视频讲座、手术演示、综述、书评、快讯、会议纪要、学术争鸣、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核心栏目:述评、论著、循证医学、综述、临床护理、病例报告等。

本刊特点: 科技核心期刊(2024自然科学),知网收录,目次收录(维普),目次收录(万方),有审稿费,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杂志封面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双月刊 级别:核心期刊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编辑部:《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国内刊号:CN11-9312/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015
价格:28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847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500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段兴西路4号《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邮编:250022
电话:0531-83086377
杂志邮箱:zhxhbyyxzz@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zhxhbyyxzz.com/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中华医学会投稿系统变更通知

【杂志社官方网站信息】

自2023年7月18 日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启用新版稿件管理系统(https://medpress.yiigle.com/),旧系统将关闭投稿通道,作者请将新稿在新系统投递,之前已经在旧系统完成投稿的请继续登录旧系统完成稿件的后续流程,特此说明。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2023年02期信息】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之(新出音【2010】660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消化与影像领域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11-9312/R;ISSN 2095-2015。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以电子期刊附纸质导读形式出版发行。

本刊主要刊登消化与影像领域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及进展的述评、讲座(视频)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幾难病例分析、手术演示、综述、学术争鸣、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对于高质量且对临床有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的学术文章,本刊将开通投稿“绿色通道”,尽快予以发表

杂志网站(投稿系统):www.zhxhbyyxzz.com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段兴西路4号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联系电话:0531-83086377

15564155687(编辑部微信号)

邮编:250022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稿约

【杂志社官方网站信息】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之一(新出音【2010】660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CN11-9312/R,ISSN2095-2015)。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消化与影像领域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以电子期刊附纸质导读形式出版发行。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现了传统纸质期刊与电子媒体的结合,除具有传统媒体的特性,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体现在负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还可以传递语音、视频,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到新的高度。

本刊编委会阵容强大、专家云集,由樊代明、李兆申、孙钢、王宝成、朱樑、郑金锋、周敬强、江学良、李明松、王俊平、余永强、宋彬、杨正汉、张海军等国内国际一流的知名专家院士和各大医院的消化科与影像科主任、中青年骨干医师组成。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及时反映我国医学界在消化与影像临床和科研工作方面的重大进展,以学术的原创性和专业的指导性促进国内外消化与影像的学术交流。本刊以广大消化与影像及消化与影像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读者群覆盖全国各级医院、医学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医疗管理机关,杂志将着重报道消化与影像的临床研究论著,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消化与影像科基础研究,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力争成为广大消化与影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科研人员的良师益友。

一、征稿范围

本刊征集消化与影像领域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及进展的述评、讲座(视频)、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短篇论著、经验交流、临床护理、病例报告、疑难病例分析、视频讲座、手术演示、综述、书评、快讯、会议纪要、学术争鸣、国内外学术动态等。

二、投稿要求

1.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

2. 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3. 稿件(含多媒体稿件,下同)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争议等事项,并加盖公章。

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3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4. 来稿时务请另页附注题名,所有作者的姓名、作者单位、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和Email等信息;标明正文字数,并请附200字以内的第一作者简要文字介绍和1寸彩色免冠正面照片(电子版请发jpg格式)。

5. 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返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6.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网络版)和纸版等方式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三、对稿件的要求

1.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实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3. 文题力求简明,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设副标题和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词。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0个实词。

4.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改动。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附整理者姓名。

5. 论著性文章,应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作者应列出全部名字;前3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6. 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语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7.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8.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9. 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10. 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1.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举例:

1 李云飞, 孙建明, 汪龙凤, 等. 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的研究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 22(1): 35.

2 Odaqi I, Kato T, Imazu H, et al. Examination of normal intestine using confocal endomicroscopy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22(5): 658-662.

3 王明. 支气管哮喘 [M]//戴子英. 实用内科学.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833-840.

12. 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

13. 统计学方法:(1)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5)统计学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P<0.05和P<0.01这3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须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14.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给出中英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15. 原稿中每3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

16. 表: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分析内容(如t、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

17. 静态图:电子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彩色照片分辨率最小值为350 ppi(像素/英寸),图像尺寸大小为5 in×7 in(127 mm×178 mm);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片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18. 动态图:要求播放窗口大小适宜,画面清晰、连贯流畅,建议采用AVI、MPEG1、MPEG2或WMV格式,阳性表现或操作要点应有明显标志和标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应标记为“动态图×”。

19. 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字。图题和图的说明应简洁明确,具有自明性。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

20. 幻灯片:文字表述要求规范、简洁、准确无误,图表文字数据达到出版规范。

21. 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播放流畅,色彩自然。可以配有背景音乐,但不能涉及侵权问题;解说声音与背景音乐效果要相匹配,声音与画面要同步。视频文件采用AVI、MPEG1、MPEG2或WMV格式,时长10~40分钟。

四、稿件费用及其他相关规定

1. 稿件费用: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50元),第一作者为本刊编委可免交处理费。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付相应版面费。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论著类2册,其他1册)。

2. “快速通道”发表: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时间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的创新性书面说明、查新报告和2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个月内出版。申请进入“快速通道”的稿件需交纳审稿费200~400元。

3.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返回回执,作者后续联系时请注明稿件编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书,系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应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否则将视为一稿多投,作退稿处理。请作者切勿一稿多投,一旦发现一稿多投,将立即退稿;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

4. 来稿或版面费请寄本刊编辑部,勿寄给个人。

5. 关于投稿:本刊网上在线投稿系统现已开通投入使用,敬请广大作者大力支持,登陆本刊网站:http:www.zhxhyyx.org,在投稿系统注册后进行投稿。使用本刊网上投稿系统过程中如需帮助,可电话联系本刊编辑部,联系电话:0531-83086377,编辑部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段兴西路4号,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辑部,邮政编码:250022,Email:zhxhbyyxzz@126.com。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发布日期:2020-12-03

刊知网 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zhiwang.com/archives/19277

我要点评 请您把投稿经验分享出来 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内容纠错 您如果发现杂志信息有错漏 可以在下方留言。

上一篇 2024年10月22日 下午8:56
下一篇 2024年10月22日 下午8: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91 1833 119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2162865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