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点:AMI入库(2022-2026版),维普收录,万方收录,知网收录,不收版面费,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双月刊 级别:国级期刊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馆
编辑部:《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杂志社
中国国内刊号:CN10-1368/G2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2800
价格:25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992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748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
邮编:100012
电话:010-59041335
微信公号: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杂志邮箱:jnsmr2015@vip.163.com
官方网站:http://zrkxbwg.alljournals.cn/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征稿启事
【杂志社官方网站信息】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以下简称“学报”)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的首份正式学术期刊(双月刊),以服务会员、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发展为目标;面向科技博物馆的专业人士与研究者,以搭建科技博物馆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宗旨;针对科技博物馆展陈、教育、研究、收藏、建设与管理的实践,聚焦科技博物馆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探讨科技博物馆的发展规律与方向;积极发挥行业学术引领和政策指导作用,引导科技博物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方向。
热忱欢迎国内外科技博物馆界的同行,高校博物馆学、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科普专业/方向的师生,从事科技博物馆、非正规科学教育、公众科学传播实践与研究的学者,从事科技博物馆相关产品、资源开发和生产的从业者,热心于科技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共同参与科技博物馆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学报栏目设置:
1. 专题:围绕科技博物馆某一热点、重点问题的3~5篇论文,每期一个专题。
2. 探究:研究科技博物馆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学术层面探讨科技博物馆发展趋势与挑战、理论建构与应用、实践经验与启示等。
3. 评介:分析科技博物馆展览展品、教育活动典型案例,评述重要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等。
4. 器象:研究博物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然标本、科技文物、科学仪器、机械设备、科技产品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藏品或展品等。
5. 追溯:回顾科技博物馆发展历史、重大事件、学术人物及其背后故事等。
6. 动态:国内外科技博物馆最新发展动态、学术交流动态等。
投稿注意事项:
1.本刊仅接受通过《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采编系统在线投稿,稿件体例要求及进度查询请见采编系统http://zrkxbwg.alljournals.cn/ch/index.aspx。
2.本学报刊登稿件一律不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发即付稿酬;请勿一稿多投。
3.作者向本学报投稿,即为默认本学报同时获得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官方网站、学报网站及相关数字化平台使用和传播该文章的权力。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杂志社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稿件体例及要求
【杂志社官方网站信息】
一、稿件体例
1.篇幅
“报告综述”一般不超过10000字(含中英文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图表、注释、引文、参考文献等),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同“报告综述”),简讯不超过1000字。
2.页面设置
页面设置纸张大小:宽21厘米,高28.5厘米,页边距为上、下各2.5厘米,左、右各2.2厘米。
除图、表内文字和引文、注释之外,包括正文、各级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等,行间距均为20磅。
3.中文标题
文章主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可加副标题;主标题字体为宋体二号加粗,副标题为仿宋体三号加粗;主标题和副标题均不缩进,居中,段前空2-6行(可根据当页内容多少适当调整),段后空1行。
4.中文署名
作者署名应为真实姓名,多个作者署名之间空2字符,中文字体为楷体四号,不缩进,居中,段前、段后各空1行;各作者的基本信息(作者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Email)以本页脚注方式呈现,格式同脚注。
5.中文摘要
摘要内容应包括论文所论述的对象、研究的主要问题、核心观点、研究方法、支撑观点的主要依据、创新性研究成果和应用范围。
论文摘要以100-300字为宜,段前、段后各空1行,不缩进。“【摘要】”黑体11磅加粗加方括号,中文摘要正文为11号楷体。
6.中文关键词
论文关键词一般为3-5个,各关键词之间以分号相隔,其中第一个关键词应为二级以上学科名称(如“教育学”“传播学”“古生物学”等)或相当于二级学科的领域名称(如“科技博物馆”“科学教育”“非正规教育”“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等);段前、段后各空1行,不缩进。“【关键词】”为黑体11磅加粗加方括号,中文关键词正文为楷体11磅。
7.英文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
英文标题、署名、摘要和关键词统一位于中文关键词之后、正文之前。
英文标题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四号加粗,标题中的实体词均首字母大写;署名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居中,段前、段后各空1行。
英文摘要、关键词,段首不缩进,Times New Roman字体11磅,段前、段后各空1行,其中“Abstract”“Keywords”为加粗字体。Keywords 之后的英文均为小写(除专有名词与缩略词外),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中英文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不应跨页,可以通过标题的上下空行加以调整。
以上正文之前的内容尽量放置在一页内。
8.正文小标题
小标题层次不宜过多。各层级标题编号、字体依次为:
一级标题编号为一、二、三、……,单独成行。黑体11磅加粗,行间距20磅,缩进2字符,段前空1行;
二级标题为编号为(一)(二)(三)……,单独成行。宋体11磅加粗,行间距20磅,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不空行;
三级标题编号为1.2.3.……,宋体11磅,行间距20磅,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不空行;
四级标题编号为(1)(2)(3)……,宋体11磅,行间距20磅,缩进2字符,一般与正文连在一起;
五级标题编号为①②③……,11磅宋体,缩进2字符,与正文连在一起。
三、四、五级标题若为文中的最低级标题,可根据选择单独成行或与正文连为一体。
9.正文
正文字体为宋体11磅,行距20磅,段首缩进2字符,每一自然段之间不空行。
文中所有数字与英文字体均为半角Times New Roman。
物种名或专用名的拉丁文位于中文名称后的括号内,字体为右斜Times New Roman。
10.脚注
凡是与正文相对应的说明性文字、数据来源等非引文性说明均作脚注处理。
按本页排序连续编号,序号为jkl,宋体小5号,行间距15磅,悬挂缩进1字符。
11.参考文献
与正文相对应的引文和参考文献均作尾注处理,文后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实际对应的顺序列于全文之后,格式参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其序号为[1][2][3].……。“参考文献”字体为黑体11磅,行间距20磅,不缩进,段前空1行。所列文献字体为宋体五号,行间距为18磅,悬挂缩进2字符。
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姓先名后,英文不加缩写点)超过3人时,只写前3人,后面加“等”或“etal”。外文期刊名应按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
12.图表
论文使用图表应简洁明了,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文字性说明,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电子档图表请尽量采用较高清晰度,符合发表要求。图内图案为均黑白色,不使用彩色,不同色块可使用不同灰度或花纹加以区分。
图名位于图之下,表名位于表之上,表框左右无边框。
图名、表名的字体为11磅仿宋加粗,居中;
图、表中文字字体为5号仿宋。
图表及图名、表名与上下正文之间各空1行。
二、其他要求
1.论文评审标准
(1)符合本学报办刊宗旨与办刊方针,密切联系我国科技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实践;
(2)学术观点鲜明,有创新或独到见解,具有理论深度,不讲空话、套话;
(3)研究路线和方法科学、合理,逻辑性强,层次、条理清晰,要点把握准确;
(4)论证充分,数据、引文准确,案例详实、可靠,分析透彻;
(5)文字通顺精练,重点突出,术语准确,摘要、关键词、引文、参考文献格式符合规范。
2.论文的其它约束性要求
(1)不得一稿多投。除本编辑部特约稿件之外,作者此前在其他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和论坛、研讨会上发表过的论文,一律不予录用。
(2)杜绝剽窃、抄袭。凡有剽窃、抄袭他人观点、内容的情况,一经发现并核实,一律不予录用并酌情予以公开通报;凡论文核心观点、关键论述引自他人而未加说明、标注的,一经发现并核实,按剽窃、抄袭论处,一律不予录用;
(3)论文必须有引文或参考文献。凡论文通篇无引文出处或参考文献的,一般不予录用(人物专访、书刊评介、学术活动报道等非论文类文章,不在本约束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