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点:AMI核心(2022-2026版),CSSCI扩展版(2023-2024),维普收录,知网收录,NCPSSD(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库),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刊内信息不收版面费,在读硕士独作可发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双月刊 级别:核心期刊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
中国国内刊号:CN10-1664/G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8795
邮发代号:82-108
价格:38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736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597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
邮编:100012
电话:010-64811651
传真:010-64811651
微信公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杂志邮箱:cich2020@126.com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投稿须知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11-03 09:59 发表于北京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2020年09月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聚焦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刊发研究理论、门类形态、田野个案、著述评介、专题访谈、政策读解、资讯动态等,提倡立体、深入、综合的文化遗产研究视角,尤其欢迎选题精准、材料扎实、观点鲜明、视野开阔、方法新颖的文稿。
一、来稿(含图表)一般不超过10000字。如为各级基金资助项目相关成果,请在首页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二、稿件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院系处室)→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5个,用分号隔开)→正文→注释→作者简介→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其中正文以“一”“(一)”“1”“(1)”作为文章层次,(1)之下以小标题方式提炼主要观点。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须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三、投寄本刊的文章,所有注释一律采用文后注,以1、2、3……自动生成序号(上标)。凡采用他人成说,务请核实引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注明出处。
四、本刊力求图文并茂。文章配图需精选,具有代表性、说服力,图注完整,清晰度不低于300dpi,单幅大小不小于1M,采用jpg/jpeg/tif格式保存,原图(注明作者、图序与图题、版权归属)需单独发至投稿邮箱,每篇一般不超过10幅配图。
五、本刊实行责任编辑初审、同行专家复审、主编终审制度。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反馈修改意见,请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本刊有权对拟发表的稿件进行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时说明。
六、来稿必须未曾以任何形式在报刊杂志、专著、论文集、网络等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稿件刊出后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自收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未收到稿件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不对未采用稿件提出意见,敬请谅解。
七、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稿件一经刊发,即寄赠当期刊物两册和稿酬;稿酬中已包括电子期刊网络及光盘版著作权等其他授权使用费。
八、文章一经发表,版权及著作权、使用权即归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所有。凡涉及国内外版权及著作权使用权问题,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执行。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如需转载或翻译,须经编辑部授权。
九、文章发表后,如获奖,请作者及时告知文章责任编辑,以备成果统计之用。
投稿邮箱 cich2020@126.com
邮件名请注明投稿、作者姓名、文章名。
电话号码 010–64811651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012
订阅方式 各地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 82-108
评论列表(4条)
录用情况:尚无回复
期刊点评:9.3投的,邮件到现在没打开过。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不看稿件了,可能不缺稿子吧
审稿时间:2个月
录用情况:拒稿
是否回复:有自动回复
期刊点评:投稿正两月给编辑部打电话询问,问我哪天投的,我说两个月前,然后直接说没有录用。人家连文章题目都没问,笑死了
审稿时间:3个月
我的职称:讲师
我的学历:博士
录用情况:直接录用
查重要求:10%以下
有无课题:国家级
见刊周期:12个月
期刊点评:去年6月份投过去的,9月份说录用,一直在排刊,终于在今年第四期见刊。该刊稿源充足,审稿专业,专家的意见很中肯。现在是AMI核心,C刊是早晚的事。
审稿时间:3个月
文章字数:10000字
我的学历:硕士
录用情况:修改后录用
查重要求:5%以下
有无课题:省部级
见刊周期:一年半
投稿主题:非遗的活态传承
期刊点评:该刊物是2020年底创刊,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非遗类刊物,目前是普刊,成为核心是早晚的。像《文艺研究》《艺术评论》《红楼梦学刊》等都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C刊。目前该刊以非遗领域大家发文居多。笔者是邮箱投稿后3个月左右接到编辑电话,说是初审通过准备送外审,若外审通过后就不能撤稿。然后根据外审专家详细的意见修改后,大约过了3个月收到编审专家的修订意见。直至确定排期、校刊事宜。该刊稿源充足,稿子需要十分有特点才能发表。值得一提的是,专家和编审的审稿意见特别详细到逐字逐句的修改,而且参考文献需要仔细核对引用文献,还需要将引用文献的原文页、版权页、封面拍照/截图给发责任编辑核实。编辑真的特别细致认真,修改过程中很多错漏都是编辑发现指出的,个人也在修改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和行文框架更加熟悉了,也学习到很多编审发表的细节知识。十分感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刊编辑部和外审专家老师。总之,大家如果不着急发表、且文章有特色的朋友可以投稿。但一定不能一稿多投。并且一定要耐心等待,可以适当时间电话过去查稿。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