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点:公众号发布,微信公号信息不收版面费,匿名审稿,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双月刊 级别:国级期刊
主管部门:中国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编辑部:《中国篆刻》编辑部
中国国内刊号:CN33-139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9953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 1A-501室
邮编:310002
电话:0571-87039803
微信公号:中国篆刻杂志(caazgzk)
杂志邮箱:caazgzk@126.com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中国篆刻》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国篆刻杂志 中国篆刻杂志 2024-01-28 20:00 发表于浙江
《中国篆刻》是由中国美术学院主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3-1394/J,国际刊号:ISSN2096-9953)。
本刊立足印学本位,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在书法篆刻领域的深厚历史积淀,为海内外印学研究搭建交流平台;致力于梳理学科传统,汇集前沿研究成果,面向高校及社会各界,刊布最新研究成果与资料,显扬中国篆刻在国际视野和当代大文科背景下的独特价值。
本刊以印为中心,从印出发,围绕“印”及相关制度、材质、文献等方向的研究,设置四大版块:
溯 源
选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的旧文进行回顾和刊布,旨在梳理学科体系,唤启学人对印学研究的追根溯源。
专 题
刊布的内容涵括印史、历代印制、印谱印著、印人印事、玺印篆刻辨伪、印章及篆刻美学、入印文字、封泥及抑印砖瓦陶文、历代书画作品印迹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尤以刊布从文字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制度史、艺术史、思想史等角度作为切入点的研究论文为重点。
鉴 藏
刊布海内外新出与旧藏的历代官私印、图形印、文人篆刻、异域印章以及封泥、陶文、砖瓦(含实物、墨拓等)和珍稀印谱的图片资料与考释文字。
传 播
刊布有代表性的篆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案例,印学专著评论,海内外考古发现的玺印篆刻资料信息,学者访谈等等。
征稿范围为“专题”“鉴藏”“传播”版块
《中国篆刻》杂志诚邀印学研究领域以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
投稿须知
一、来稿须为未发表的原创成果,论点鲜明、论证严谨、语言精炼。字数以不超过万字为宜。
二、论文标题不超过20字,需附200字以内的摘要及3到5个关键词。如文章有项目资助请在文章题目后以*形式出注。
三、论文投稿请提供电子文稿(word),文中图版请提供300dpi以上分辨率(JPGTIF格式)文件。图版需单独打包压缩文件夹,并注明电子文稿(word)中对应图版的位置。图版应附文注明来源,包括作者、释文、材料、尺寸、收藏地、出土地等信息。印蜕图片尽量使用原大扫描件(可扫描印谱、出版物),印章实物照片尽量使用白底或浅灰底拍摄。
四、论文请使用标准简化字,非必要请勿使用异体字与俗字,如需造字请附清晰造字图片。
五、论文请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若连续使用书名号或双引号,其中间不加顿号。凡所征引的中西文文献资料,皆请谨慎核对,务使其准确无误。如原文有误植、错简,或原译有不够精确处,一般从原书过录,不作改动;对有碍于正确理解的错处,可以出注形式说明。铜器名称、碑刻名称不用书名号。
六、论文注释请采用页下注,均用阿拉伯数字(1、2……)且全篇连续编号。正文内图注一律在标点符号内。
七、文章中首次涉及古代中国、日本、朝鲜等帝王年号及人名应括注公元年份。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晋永和九年(353),赵孟頫(1254—1322)。
八、论文注释中凡首次征引文献、论著时,需标识:作者(含编译者);书名;卷次与篇名;版本;页码。再次征引同一文献时仅需标注作者、题名、页码,版本信息可以省略。征引古代文献需标注朝代名称,并将朝代置于圆括号内冠于人名前;征引海外文献或外籍著述国内翻译本,需注明作者国籍,用方括号括注并冠于人名前。
举例说明:
(清)王猷定《四照堂集》卷十二《跋董文敏书》,《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01下—102上页。
[德]雷德侯著、张总等译、党晨校《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第138页。
沙孟海《印学史》,杭州:西泠印社,1999年,第1页。
裘锡圭《浅谈玺印文字的研究》,《裘锡圭学术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87页。
曹锦炎《湖州出土道教封泥考》,《新美术》2021年第1期,第199—202页。
投稿邮箱:caazgzk@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投稿《中国篆刻》杂志”,并附作者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以便联系。
投稿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中国美术学院1A-501,《中国篆刻》杂志。
联系电话:0571-87039803
*来稿杜绝抄袭,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使用图片如涉侵权,责任由作者自负。本刊严格保护作者稿件信息安全以及作者隐私。来稿请使用规范化学术用语,学术论辩文章请勿涉人身攻击语言。另本刊发表的文章均不代表本刊意见,由作者文责自负。
*来稿一经刊用,本编辑部可对来稿进行技术编辑、删改,如有特殊要求请于来稿时注明,否则视同全权委托编辑部编辑处理。
*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自收到稿件起3个月内,无论采用与否,编辑部均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告知作者。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及样刊2册、抽印本10本。
*本刊对刊登的稿件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转授权和为期两年的专有版权。作者如有异议和特殊要求,请于投稿时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所付稿酬已含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本刊无任何网络投稿平台,不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接受投稿,不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敬请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