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点:维普收录,万方收录,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双月刊 级别:国级期刊
主管部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编辑部:《计测技术》编辑部
社长:孙千军
主编:韩冰
主任:张波(编委会主任)
中国国内刊号:CN11-5347/TB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邮发代号:80-441
价格:10.00 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679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531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环山村304所
邮编:100095
电话:010-62457159(编辑部)
传真:010-62457159
官方微信公众号:计量测控(cnjlck)
杂志邮箱:mmt304@126.com
官方网站:http://jicejishu.jlck.cn/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刊知网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新投稿网址:http://www.jicejishu.net
3、刊内邮箱:mmt304@126.com
4、刊内电话:010-62457159(编辑部)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版。
6、官方微信公众号:计量测控(cnjlck)
2022年5月11日星期三
《计测技术》投稿网址变更声明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计量测控 2022-05-09
《计测技术》投稿网址变更声明
即日起,本刊不再使用http://jicejishu.jlck.cn进行收稿,作者投稿及编辑部采编、专家审稿网站变更为http://www.jicejishu.net。敬请各位新老作者悉知并相互转告。已经投稿成功的稿件不受影响。
特发此声明。
《计测技术》编辑部
2022年5月9日
《计测技术》投稿指南
【杂志社官方网站信息】
《计测技术》是一种开放获取的期刊,它意味着所有内容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或其机构的,用户可以免费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搜索或链接文章全文,或将其用于任何其他合法目的。这符合DOAJ对开放存取的定义。
本刊为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实行双盲审稿,对录用文章收取一定版面费,并支付稿酬。
征稿范围
1.本刊涵盖十大计量专业。
2. 计量测试技术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综述。
3.计量基准、标准的研制及使用。
4.计量、测试、测量、校准、检定等方面的新理论研究,新技术应用,新方法介绍。如:可测性理论与技术、飞秒激光测量理论与技术、动态测试和校准技术、激光测量技术、自动测试与校准技术、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多参数系统综合校准技术、专用测试设备的校准与溯源技术、电子测量及校准技术、(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跟踪测量、现场测量及在线测量方法介绍;自动化、智能化检测方法介绍。
5.测试仪器仪表、传感器、测试系统、校准装置、试验台、试验器等的设计、研制及校准(检定)、调修等。
6.计量管理模式与方法研讨;国内外新标准、新法规评述;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及校准规范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讨论。
7.激光、红外、纳米、光纤传感等各种新技术在计量、测试、测控领域的应用。
8.交叉学科或跨专业问题,其内容与计量测试有关或其理论、技术、设备、材料预计有希望解决现有计量测试领域重大技术难点。
主要栏目
随着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和从事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开发、教学、生产、应用以及经营、管理等读者需求的增加,本刊的栏目设置也不断地进行着充实和完善。几十年的办刊实践,使我们的刊物逐步设立了“综合评述”、“理论与实践”、“计量、测试与校准”、“新技术新仪器”、“计量信息化与管理”……、等十几个栏目,我们也准备根据需要,适时适度地增设一些新栏目,真正把杂志办成政策宣传、学术研讨、技术交流、经验介绍的重要阵地。
以下就本刊主要栏目作以介绍。
综合评述:主要刊登计量测试技术发展预测、专题讨论及热点问题综述。其中专题讨论、热点问题综述内容可涉及国内外新标准、新法规的介绍、评论;对国内外计量界在技术与管理上大的举措、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引起广泛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评述等。
新技术新仪器:刊登各种测量、测试、校准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实例介绍;新型标准装置、测试系统校准装置、试验台、试验器的设计、研制及使用。测试仪器仪表、传感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虚拟仪器等的设计、研制及应用。
理论与实践:刊出理论性较强、具有研究性质的论文。交叉学科或跨专业问题也可在这个栏目里讨论,但其内容与计量测试有关或其理论、技术及材料设备预计有希望解决现有计量测试领域重大技术难点。
计量、测试与校准:主要刊登计量、测试、校准、检定新方法介绍;测试仪器仪表、传感器等的维护、检定、修理方法研讨。
稿件投寄方式
请您网上在线投稿!网址http://www.jicejishu.net,先注册,注册时请您填写详细的信息:身份证号,电话,手机,电子邮件,详细的通信地址、学历,职称,具体的研究方向。如果您是学生,请将您导师的信息也一并注册。投稿时,请务必签署并上传“版权转让协议”;并可以推荐1~3位专家作为审稿老师(这些专家有可能作为您文章的审稿人,特别是在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