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不收版面费)(可邮箱投稿)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杂志于2006年创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系文物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物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同时涉及文物研究、利用、管理等,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的科学发展,以提高我国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水平。核心栏目:理论与方法、保用视野、数字文博、文物认知与保护等。

本刊特点:AMI入库(2022-2026版),万方收录,知网收录,目次收录(维普),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封面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季刊 级别:国级期刊
主管部门:国家文物局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学会 、故宫博物院
编辑部:《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编辑部
中国国内刊号:CN11-5285/K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677
价格:20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435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243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皇城根北街21号(文物出版社印刷厂院内)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800(编辑部)
传真:010-64039800
杂志邮箱:zgwwxh@126.com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征稿、征订启事

【2022年04期信息】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本刊系文物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同时涉及文物研究、利用、管理等,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的科学发展,以提高我国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水平。欢迎国内外同人和社会各界文物研究者、爱好者不吝指教,踊跃赐稿、订阅。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设有诸多专题栏目,其主要有:《理论与方法》,论述文物工作理念、政策、体制措施等理论问题,展示文物工作的改革、创新、实践的成果经验;《保用视野》,扩展文物概念、品类和被忽视、被遗忘文物史迹的视野;《史志钩沉》,记录历史上保护文物的重要人物、事件等文字与口述史实;《数字文博》,介绍现代新科技与新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展览与展示》,推广展示、展览的新理念、新技艺、新方法、新成果、新经验;《文物认知与保护》,推介传统与现代文物保护、修复科研成果的经验。

来稿应包含题目、作者、提要、关键词、正文、注释等内容,一般文章长短皆宜,但以不超过8000字为佳,论文观点要明确,相关资料务求翔实、可靠,论证要求严密、科学,引文准确无误。来稿中所提供的图片应标注清楚图片来源,注释一律采用连续编号的文尾注,项目要求完备、准确。文章着重于综合性理论探讨。

来稿请附详细的作者信息,如工作单位、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等,以便及时联系。来稿务请严格遵循学术规范,遵守国家关于著作权的相关法律以及文字、标点符号、数字使用的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同时在正文前加写150字内的“提要”。

来稿请发电子邮件至本刊编辑部邮箱(zgwwxh@126.com)。本刊有权对稿件压缩和删改,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如稿件发出四个月未回音,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读者可向《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编辑部订阅。每期定价20元人民币,全年80元人民币。

刊知网 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zhiwang.com/archives/12311

我要点评 请您把投稿经验分享出来 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内容纠错 您如果发现杂志信息有错漏 可以在下方留言。

上一篇 2024年12月8日 上午12:05
下一篇 2024年12月8日 上午12: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91 1833 1195

QQ:321628655
邮件:32162865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