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可网站投稿)

《生物信息学》(季刊)杂志于2003年创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的生物信息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报道我国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生物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最新进展。核心栏目:综述、研究论文等。

本刊特点:高质量科技期刊(T3), 科技核心期刊(2024自然科学),万方收录,知网收录,目次收录(维普),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生物信息学杂志封面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季刊 级别:核心期刊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编辑部:《生物信息学》编辑部
中国国内刊号:CN23-1513/Q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565
邮发代号:14-14
价格:12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333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762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黄河路73号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6413423
传真:0451-86413423
杂志邮箱:swxxx@hit.edu.cn
官方网站:http://swxxx.alljournals.cn/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生物信息学》投稿指南(2023版)

【杂志社官方网站信息】

《生物信息学》(Chinese Journal of BioInformatics)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的生物信息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报道我国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生物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最新进展。本刊从2003年9月起创刊,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23-1513/Q,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5565。

《生物信息学》主要刊登生物信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专题评论等学术文章。《生物信息学》登载的研究论文应是没有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综述进展应结合作者研究领域的工作,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述,及时反映生物信息领域的发展热点和最新进展;本刊还刊登有关生物信息技术国内外研究开发动态、简讯、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动态、学术活动与展会通知、书评、短评、启事等文章。

1 征文范围及栏目设置

1.1 生物信息各分支领域及相关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糖原组学、高通量药物筛选、组合化学、统计遗传学、生物数据挖掘、生物数据库、生物软件等。

1.2 本刊设置的重点栏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进展、教学研究等。

2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2.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炼字数不限。

2.2 来稿请通过采编平台(http://swxxx.alljournals.cn/ch/index.aspx),先注册后登录投稿,并提供第1作者个人信息(包括性别、职称、所获学位、研究内容、E-mail等),通信作者信息(一般为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作者,简介包括性别、职称、所获学位、研究内容、E-mail等)以便处理稿件时能及时与作者联系;并推荐审稿专家3-5人。

2.3 来稿务必做到清稿定稿。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等在首次出现时,请用铅笔注明。文中计量单位务必使用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非许用单位,务请换算成许用单位。

3 来稿体例与格式

3.1 本刊的编排规则和格式依据国家标准的要求,来稿由中英文标题、作者、单位(城市、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含文字、图表)、脚注、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对各部分要求如下:

3.1.1 标题中英文对照。一般不用副标题,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5个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标题应简洁、明确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实质及特点。

3.1.2 作者应是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作出主要贡献、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并应征得各人同意。作者单位应标明全称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文章第一作者通常为联系人,另定联系人时,请用脚注标明。

3.1.3 摘要以第三人称撰写,内容包括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等。研究论文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请注意中国作者在英文稿中的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分写,姓和名的首字母均大写,复姓和双名间均不加连字符,但会产生歧音的可用隔音符号(’)区分。

3.1.4 每篇文章应选取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分别列在中英文摘要之后。

3.1.5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见下节。

4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即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标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10篇,多者不限。未正式公开发表的文章、著作、数据等不能作为文献引用,但可在正文中叙述时引用。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全部列出,外文文献作者采用姓前名后方式,名要缩写,姓和名之后均不出现缩写符号英文圆点。已被期刊或出版社接受,但尚未出版的文章、专著可列入参考文献,应在刊名或出版者后用括号注明“在排印中”或“in press”。其它未正式出版的文献可在脚注中注明。

本刊参考文献要求:中文文献需要同时提供英文翻译;中英文文献格式如下:

引用期刊的格式为:著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DOI编码。

引用专著(书)的格式为:著者.书名.版本(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DOI编码。

引用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时格式为:析出责任者.析出篇名.见(In):原文献的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DOI编码。

引用会议论文集的格式为:著者.题(篇)名.见(In):文集的编者.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DOI编码。

引用专利文献的格式为:著者.题(篇)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5 稿件受理过程

5.1 来稿不得一稿两投。综述进展、研究论文、简报投稿时无需缴纳稿件审理费,编辑部在稿件审理通过后会联通出版费收取。

5.2 来稿将送同行专家评审,刊登与否均由编委会最后审定,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一般需1~2个月作者才能收到录用与否的通知书,在没有接到通知前请不要改投他刊,或者改投前请来函向编辑部声明。未刊用的稿件不予退还。

5.3 经审定刊用的稿件,将由编辑部抄送审稿意见,作者应在1个月内将修改稿电子版返回编辑部,并且对审稿意见逐条加以说明。

5.4 来稿被正式接受后,本刊按实际排版页(面)数向作者发出收取版面费的通知函。

5.5 来稿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由作者自负,其编辑版权属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它正式出版的光盘版学术期刊以及与本刊合作的网站收录。作者如不同意将自己的文章编入上述光盘或网站时,应在投稿时声明,否则视为同意。

5.6 本刊编辑部同意国内外检索期刊和文献数据库摘录本刊所载文章。凡不同意摘录的作者,请来函声明,否则按同意对待。

5.7 编辑部对录用的稿件有权作适当文字删改。稿件涉及保密、专利等方面的问题,请作者自行征求有关部门的同意,并附证明文件,否则出现的纠纷本刊概不负责。

5.8 来稿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务请按《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文题及来源,并在参考文献中写明,否则由此引发的责任由作者自负。

5.9 因本刊收取的版面费低,所以来稿一经发表后,本刊不再支付稿酬(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和光盘版收录的报酬);但是向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寄赠当期刊物2册。

6 本刊通讯处

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136信箱,《生物信息学》编辑部(150001)

电话/传真:0451-86413423.

电子信箱:swxxx@hit.edu.cn

采编平台:http://swxxx.alljournals.cn/ch/index.aspx

刊知网 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zhiwang.com/archives/11217

我要点评 请您把投稿经验分享出来 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内容纠错 您如果发现杂志信息有错漏 可以在下方留言。

上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6:34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6: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91 1833 1195

QQ:321628655
邮件:32162865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